超警戒水位中的祖國最東端水文站——別拉洪水文站。 李剛 攝
6月,局地暴雨逐漸頻發﹔7月,降雨區域出現頻繁疊加﹔8月至今,雙台風先后到來......自2019年入汛以來,黑龍江省平均降雨510.5毫米,比常年偏多53%,為1961年以來歷史第1位。22條大中河流有14條超警戒水位,24條中等以下河流發生洪水,多地市不同程度受災,甚至重復受災。
“寧可跨前一步形成重疊,不可后退一步形成縫隙”。黑龍江統籌指揮、科學調度防汛工作,嚴守生命安全關口,因汛傷亡數字至今為零。
災情就是命令,險情就是戰場。黑龍江各級黨員領導干部深入抗洪搶險救災一線、靠前決策,各職能部門相互配合、科學指揮,全省上下眾志成城,全力防汛抗洪。黑龍江省防指相關負責人如是說道。
“防”字當先聞“汛”而動 筑牢“安全堤壩”
2019年入汛后,黑龍江省各級防指強化24小時巡查值守、預警預報和隱患排查工作,確保及時有效處置應對險情。
根據地勢特點,黑龍江重點盯住山洪、泥石流、滑坡災害防御﹔病險水庫等重點部位,以及城市內澇防范,上下聯動、密切配合,全力保障度汛安全。
“雨情汛情就是命令,一線就是崗位”。進入“七下八上”關鍵期后,黑龍江省政府分別於7月21日、8月13日召開全省防汛工作視頻會議,再次落實守住生命安全這一底線。強調既要用電視、警報以及微信、手機APP客戶端等及時推送信息,必要時也要用喇叭喊話、敲鑼提示、逐戶敲門等“笨辦法”進行預警提示,確保做到不落一村、不落一戶、不落一人。全省先后14次組織氣象、水文部門進行會商,深入分析、科學研判防汛形勢。近期又組織4次專題會商,有針對性安排應對工作。
黑龍江省先后137次做出條件洪水預報、實時洪水預報,89次做出汛情通報,並及時推送至市縣主要負責人,指導各地提前做好超警戒水位河流、薄弱堤段、險工弱段等巡查防守。
龍江森工集團所屬23個林業局積極應對汛情險情。資料圖
針對山洪災害監測預警平台上線率低、報汛質量差的地區黑龍江省下發5份提醒單、8份督辦單、2份通報,並派出3個指導組現場幫助地方水務局解決技術問題,確保已建山洪災害監測預警系統正常運行。全省共有40個縣(市、區)發布636次縣級山洪災害預警,利用山洪災害監測預警平台向2101名相關防汛責任人發送預警短信19605條,為全省實現零傷亡創造了條件。
暢通渠道、科學調度 實現全網共振的高效處置
面對汛期“大考”,科學調度、暢通渠道、精准指揮是防汛救災有力有效的關鍵。
7月18日,黑龍江省內迎來強降雨天氣,雞西市密山地區瞬時最大降雨量達32.1毫米,林密鐵路線(林口至密山)有兩處鐵路路基被雨水沖毀,導致牡丹江至雞西間的八趟旅客列車被迫停運,12趟旅客列車臨時迂回運行。
林密鐵路線(林口至密山)有兩處鐵路路基被雨水沖毀。邱野 攝
水害發生后,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立即啟動防洪應急預案,迅速封鎖線路,負責搶修工作的雞西工務段迅速出動120余名搶修人員,調集20余輛救援車輛機具和搶險物資趕往現場,由於公路橋被雨水沖毀,車輛無法靠近現場,搶險人員人工搬運工具,跑步三公裡,確保線路在最短時間內開通。經過3個多小時的奮力搶修,兩處受水害影響線路恢復開通。
林密鐵路線水害區段恢復開通。邱野 攝
8月15日,受上游強降雨影響,黑龍江省雞西市麻山區牤牛河河水暴漲,中午12時,雞西麻山火車站前的兩顆大樹被水沖倒,卡在站前橋下,嚴重影響河道暢通。“抬高一點,往旁邊拽一拽……”15點30分,麻山區政府專職消防隊隊長滕振環下到湍急的水流當中,正忙著清理倒在河中的大樹。
雞西市麻山區牤牛河河水暴漲,消防部門緊急搶險疏通河道。資料圖
“接到要疏通河道的通知后,所有人員攜帶工具和車輛趕赴現場,調動鏟車、吊車,通過人力栓繩等方式進行搶險救援。”經過近3個小時的緊急搶險,河道成功疏通,麻山區人民武裝部政委邢天東說道。